2009/08/13

彰化縣鹿港鎮老街、龍山寺

中山路老街建築—百川醫院中山路老街建築中山路老街建築—泉郊會館鹿港中山路老街原稱五福大街,為鹿港地勢最高的商業區,地勢向兩側漸降,其排水系統設計思維仿泉州大街,依著地勢匯集於鹿港溪及崙仔溪排水溝,然後排入海,藉以減少水患。

由於夏季炎熱,伴有雷雨來襲,冬天季風乾冷、風沙大,為了方便顧客活動及駐留,因此兩邊店舖互相合作建成連續的亭子,因而形成所謂的「不見天」街。不過這所謂的不見天街目前已不復見。

中山路老街建築—LOTAITETSNG中山路老街建築—建安上漆的老街建築—和平旅社老街建築—長源醫院西元1934年,由於實施市區改正,五福大街拓寬為現今的中山路,目前仍留有大量的巴洛克式立面。這次拍了一些做紀念,其實雖然同樣是日治時期做市區改正的背景環境下所做的建築形式,如果你仔細比較一下建築細節,不難發現光是在立面上就有些構造上的差異。例如新竹湖口老街多為二層樓紅磚立面、雲林西螺老街二樓多數有小陽台、桃園大溪老街山牆上的裝飾多數式樣較為繁複等。當然,這只是一個很粗淺的比較,或許不甚正確,但對老街有興趣的人在欣賞之餘可不妨做個比較。

歇息的人力車包子!包子!玉珍齋龍山寺龍山寺「富貴非吾願,常佇凝窗待君歸」—意樓至於龍山寺,這次還是在整修狀態;僅外部可供參觀。

關於龍山寺,一般的說法是從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鄉的龍山寺分靈而來。清初來台的閩南移民大多從泉州出海,安海龍山寺的香火便隨移民來到台灣。清朝時這樣的龍山寺在台灣較著名的有五座,分別在淡水、台北艋舺、台南、鳳山以及鹿港。

龍山寺龍山寺窗櫺龍山寺根據民間說法,鹿港龍山寺的創建年代在明末永曆七年﹙西元1653年﹚,由肇善禪師創建,但當初興建位址是在現今大有街一帶。直至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才由泉州都閫府陳邦光及當地的大船行倡議集資於現址重建。所以前面所說應該是指現址的部分。

日據時代龍山寺成為鹿港抗日志士的重要根據地。日本政府為了消除台灣人民的抗日意識,下令把龍山寺改為日本本願寺分寺,並將正殿主祀的觀世音菩薩換成阿彌陀佛,改派仁本和尚前來主持。

龍山寺龍山寺龍山寺升龍西元1921年,後殿毀於火災,西元1938年始重建,但建材、風格與原先建物不同,使得後殿的建築與其他殿堂有明顯差異。 光復初期,龍山寺供作地方上失學民眾的臨時教育場所,因未妥善使用而受到破壞。近年來,龍山寺被文建會及內政部指定為一級古蹟,並由政府撥款整修。 目前仍在整修,還是鐵皮包圍,無法窺探內部。

原刊載日期:2004/05/3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