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夏季炎熱,伴有雷雨來襲,冬天季風乾冷、風沙大,為了方便顧客活動及駐留,因此兩邊店舖互相合作建成連續的亭子,因而形成所謂的「不見天」街。不過這所謂的不見天街目前已不復見。










關於龍山寺,一般的說法是從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鄉的龍山寺分靈而來。清初來台的閩南移民大多從泉州出海,安海龍山寺的香火便隨移民來到台灣。清朝時這樣的龍山寺在台灣較著名的有五座,分別在淡水、台北艋舺、台南、鳳山以及鹿港。



日據時代龍山寺成為鹿港抗日志士的重要根據地。日本政府為了消除台灣人民的抗日意識,下令把龍山寺改為日本本願寺分寺,並將正殿主祀的觀世音菩薩換成阿彌陀佛,改派仁本和尚前來主持。



原刊載日期:2004/05/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