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院清香為免費提供,且不接受任何形式之香油錢」,這年頭真的很少看到這種公告了,大家無不絞盡腦汁增加收益,這個要錢、那個也要錢,搞的好像在經營宗教主題樂園。雖然各地孔廟也差不多是如此,但這裡時時有人走動、清掃,感受到的是活的平靜,而不是死的寂靜。


此外,稟單上還加註了幾行字,覺得頗有意思。「相信得到恩主庇祐後,考生仍需持續努力不懈,方能金榜題名」、「...許善願以家長或考生為主體均可,但其善願以有利於國家、社會、人類者,最能得到神聖感應。」唉~~~真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誘。


就建築形式上來看,偏好用簡潔的輪廓及有力的線條,以幾何圖形及水平垂直線條來突顯力道,大體上體現了當時對於速度感的追求與機械的崇拜。
延平路的老式街屋大致上高度與面寬比例是一致的,但仔細觀察其女兒牆、陽台、欄杆、門窗等細部的設計,卻可發現各戶略有不同。延平路72~76號的鐘樓是許多旅遊手冊上會提到的西螺老街地標,屬於非對稱式建築。上頭的時間不知是停了還是誤點,或許在緬懷當年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