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3

彰化縣鹿港鎮天后宮


開台湄洲媽祖彰化鹿港是一個到處是古蹟的地方,廟宇多且密集,路標上乾脆直接標註「鹿港古蹟群」;到了那附近,想不遇見古蹟也難。下午二、三點才到鹿港,原本只是想到天后宮看看,那個也是我原本比較有聽過的,到了鹿港,看見路上數不清的路標才知道鹿港真是很有看頭,對我這種喜歡看古蹟的人來說,幾個小時真是逛不完。

鹿港有三座媽祖廟:又叫「舊祖宮」的天后宮、埔頭街的「新祖宮」還有長興里的「興安宮」。相傳天后宮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廟在現址的北側。現在看到的天后宮是1922年由天后宮總理辜顯榮邀集地方人士捐款,歷時十餘年興建完成的。1959年重建後殿,1973年又增建廟前大牌樓坊,變成現在的規模。

1922年的這次改建由惠安溪底派匠師王益順設計三川殿部份,將原來單脊硬山式的屋頂改為歇山重簷式,面寬也從原本的三門式擴建為五門式,主殿部份則由黃神通繪製設計圖,吳海桐執篙。其中三川殿增設複雜的八卦結網藻井,此藻井亦為王益順的代表作。

一樣米養百樣人神明公務車天后宮正殿天后宮牌樓天后宮三川門木作天后宮「工業化」的一面市集灑掃這幾年邊逛古蹟邊查資料,也因此接觸到一些平常很少會去看的寶貴知識。「王益順」這名字在前一陣子查台北市孔廟資料時曾不經意地看過,這回又再遇到一次,也就特別地去查了一下這個人的資料,才發現此人在台灣寺廟建築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臺灣寺廟建築在二十世紀初有幾位具影響力的木匠師,例如:北派的掌門人陳應彬、作風細緻的葉舍萬等,泉州來臺的溪底派大師王益順也是其中一位重量級的人物。王益順出身於著名的泉州惠安溪底木匠世家,他的祖先曾因修建泉州開元寺而成為福建最有名氣的木匠幫。西元1910年艋舺龍山寺因毀損而急需重修,王益順受辜顯榮所邀,帶領了一組技藝精堪的工匠團來台修建大廟。艋舺龍山寺、新竹城堭廟、南鯤鯓代天府及台北孔廟等都是他的作品,尤其以艋舺龍山寺最為有名。

天后宮三川門木作媽祖閨房祈福熱鬧龍山寺山門前廣場文祠入口新祖宮龍山寺三川殿傀儡王益順從泉州與廈門的洋樓建築中吸取一些裝飾的元素注入中國傳統寺廟裡,並且將斗拱、藻井、與天花板混合,創造了新的做法。台灣許多廟宇常見的「螺旋形藻井」及「網目斗拱」都是王益順帶進台灣的技巧。此外,轎頂式屋頂﹙像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及希臘或羅馬式柱頭,也是王益順特有的手法,對台灣的寺廟建築影響深遠。

各種工藝設計似乎都有流派,不只傳統建築有,現代產品設計也有,像前一陣子 iMAC所造成的 i-look 風潮不也是嘛?只是過去這些匠師以出身流派自居,而現在的設計師極力主張構想的原創性,努力切斷構想、靈感來源的臍帶關係。或許以前的世界是大自然造的,現在的世界則是人類自己造的吧!

鹿港文祠、武廟、文開書院、龍山寺目前皆在整修中,這一、兩年看了許多古蹟整修後的「成果」,常讓人覺得不如不修,所以每次看見古蹟整修,總浮現兩個字:「慘了!」。不知道下回再來的時候,這些歷史建築是「死性不改」,還是「改頭換面、重新做廟」;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那副「死樣子」。

強力辟邪右邊這張在摸乳巷附近,整面牆貼鏡子辟路沖煞,不知是否比較夠力!





原刊載日期:2003/04/1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