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港有三座媽祖廟:又叫「舊祖宮」的天后宮、埔頭街的「新祖宮」還有長興里的「興安宮」。相傳天后宮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廟在現址的北側。現在看到的天后宮是1922年由天后宮總理辜顯榮邀集地方人士捐款,歷時十餘年興建完成的。1959年重建後殿,1973年又增建廟前大牌樓坊,變成現在的規模。
1922年的這次改建由惠安溪底派匠師王益順設計三川殿部份,將原來單脊硬山式的屋頂改為歇山重簷式,面寬也從原本的三門式擴建為五門式,主殿部份則由黃神通繪製設計圖,吳海桐執篙。其中三川殿增設複雜的八卦結網藻井,此藻井亦為王益順的代表作。








臺灣寺廟建築在二十世紀初有幾位具影響力的木匠師,例如:北派的掌門人陳應彬、作風細緻的葉舍萬等,泉州來臺的溪底派大師王益順也是其中一位重量級的人物。王益順出身於著名的泉州惠安溪底木匠世家,他的祖先曾因修建泉州開元寺而成為福建最有名氣的木匠幫。西元1910年艋舺龍山寺因毀損而急需重修,王益順受辜顯榮所邀,帶領了一組技藝精堪的工匠團來台修建大廟。艋舺龍山寺、新竹城堭廟、南鯤鯓代天府及台北孔廟等都是他的作品,尤其以艋舺龍山寺最為有名。









各種工藝設計似乎都有流派,不只傳統建築有,現代產品設計也有,像前一陣子 iMAC所造成的 i-look 風潮不也是嘛?只是過去這些匠師以出身流派自居,而現在的設計師極力主張構想的原創性,努力切斷構想、靈感來源的臍帶關係。或許以前的世界是大自然造的,現在的世界則是人類自己造的吧!


原刊載日期:2003/04/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