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8

台南縣鹽水鎮

鹽水鎮昔日瀕臨倒風港內海,因有通船之利,早有漢人及平埔族居住。自西元1621年顏思齊、鄭芝龍治臺時,大陸移民來此墾拓定居甚盛,為漢人在臺疆建立最古老的巿街之一,當時地名稱之為「大龜肉庄」,直至西元1668年才改稱為「大奎壁庄」。 當初為什麼叫「大龜肉」不得而知,不過「鹽水龜肉湯」倒是頗有名;這可真是道道地地的龜肉, 而不是像彰化貓鼠麵由其他典故而來唷!台灣人真的是幾乎什麼都吃。

很有故事的一面牆大奎壁庄東,南.西三面為順從河,急水溪支流分流圍繞境緣,使得地形有如一彎新月,所以又叫月津或月港;「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當中所稱的月津就是這裡。大奎壁南北各有一個港口,南方港口因為有帶鹽份的海水注入,至清朝中葉遂將大奎壁庄改以鹽水港。日據時代初期,在這裡設置鹽水廳,後改為臺南州新營郡鹽水街,光復後才改為鹽水鎮。鹽水鎮最有名的應該算是蜂炮,這次來的時間離峰炮施放還有一陣子,不為蜂炮。主要是因為前一天在旅館的有線電視上看到有關月津文史協會社區營造的報導,有點好奇,就順到過來一探究竟。

泉利打鐵舖「泉利打鐵舖」是第一站,位在橋南老街興隆橋入口處,老師傅李一男打鐵功夫承襲來自大陸福州歷代祖先,這打鐵舖已世傳五代百餘年,堪稱老店。打鐵師父很熱心,逢人就解說店裡那些有歷史的打鐵工具跟這打鐵舖,遊客也聽的入神,不過看得出大家對觀摩實做的興趣明顯勝過上課跟店裡的鐵器。大夥兒問他什麼時候打鐵,只聽他說:沒一定,想打的時候就打...根據我的判斷,他當時應該是「不太想」,所以我也就沒再堅持等下去。

「橋南咖啡」是月津文史協會於2003年在橋南老街開設的,店內牆上掛滿了鹽水港的老照片,提供咖啡餐飲,以及鹽水相關歷史文化資料的展示與販售。逛的人很多,但坐下來消費的較少,可能是因為會坐下來的人總是會坐上好一陣子,不同群的人要坐在同一個「包廂」內恐怕比較不習慣吧!

橋南老街橋南咖啡江西省寧岡縣茅坪村有個毛澤東同志舊居—八角樓,台灣省台南縣鹽水鎮也有座葉家八角樓;大陸的八角樓孕育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存在?」等著作,鹽水八角樓當年則是「葉連成商號」紅糖事業轉運站。

鹽水八角樓是西元1847年由葉開鴻先生及子葉瑞西(清朝同治時代五品文宮)、葉百畝、葉春庭、葉澄波,費時十年才完工的。八角樓為雙層木造建築,屋頂呈八角狀,由十二支二十四尺的福杉支撐,由一樓直通二樓,木材全部用榫接方式接合。

八角樓原為三進二落的大厝,第一進在日本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市街改建時遭部份拆除,其餘在二次大戰期間被美軍炸毀。昭和十七年﹙西元1942年﹚日本人選定第三進八角樓為伏見宮貞愛親王紀念廣場,將第二進拆除。第三進雖然在二次大戰期間逃過一劫,但後來由於國民政府市區重劃把後花園改這成今日的郵局,目前所見的八角樓為當初的第三進。

到訪的時候適逢八角樓整修,有一面外圍搭著鷹架,不知道是誰出資的,但無論如何,希望有個好的古蹟維護成果,否則真是太可惜了。

來到這裡,意麵是一定要吃的,除了現煮現吃之外,路邊很多商家都擺著紙箱整箱整箱地在賣。另一個大排長龍的攤位是賣雞蛋糕的,製作過程跟日本淺草雷神寺旁的手工人形燒一樣,只是中間沒有包紅豆餡。由於是手工碳烤,所以烤出來的雞蛋糕有一襲碳燒的味道,酷嗆了!這還不算什麼,這白髮老闆更是有個性,不只堅持手工碳烤,而且還「嚴選」唷!有人要買他挑在旁邊有些焦掉的雞蛋糕他還堅持不賣咧!頗有「雞蛋糕鐵人」的風骨。
天主聖三你的包子好像不錯吃你會不會以為是講八仙過海?最後一定要介紹這個中國宮殿式的教堂—鹽水聖神堂。石獅子、祭天殿、聖母亭、香爐、甚至神主牌位,要不是插著十字架,你絕難想像這是天主教堂。

中華聖母亭裡有媽祖化身教堂也有神主牌信仰本土化的典範現在所看見的祭天殿是西元1986年由李少峰神父籌建的,裡裡外外的建築式樣跟牆上的圖騰真是名符其實的「中國宮殿式教堂」。所有聖經上的故事人物都換上東方古代人物面孔跟漢服,場景道具也真是徹底地漢化,看得出他真是拼了要信仰本土化。你仔細看一下最後晚餐那幅畫,你猜耶穌受難前吃什麼餐?答案是包子!哈哈!想不到吧!

再往上看,用三尊三胞胎的人像分執不同「法器」來呈現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也堪稱一絕。因為視覺張力強,特地拍了幾張照片貼上來跟各位朋友分享。

原刊載日期:2004/02/01

2 則留言:

roughterrain crane 提到...

牆上畫的是道教神仙嗎?

木頭人 提到...

是漢化的聖經人物,不是道教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