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6

南投縣廬山溫泉


白天在奧萬大花了太多時間,原本打算到合歡山過夜,為了貪一點時間可以看風景,臨時決定改在廬山過夜,免得晚上趕路,既危險又沒風景可看。之前去過台東知本溫泉、宜蘭礁溪溫泉投宿,比較起來,知本溫泉區的整體規劃最差,且沿路的「小蜜蜂」招攬生意方式感覺很差;礁溪溫泉區最熱鬧且城市化,有得吃、有得逛、有得泡湯,不過整體感覺略嫌人工化;而廬山溫泉區則居於兩者之間。

廬山溫泉的泡湯旅館、飯店大體上沿著溪谷兩岸興建分新舊兩區,由吊橋串聯,除了溫泉之外,飯館、火鍋店、名產店林立,還算熱鬧,只是到了早上要吃早餐只有7-11有在賣,有點不方便。

投宿的溫泉旅館內附設的家庭式浴池沒有冷水可以調和溫度,浴池雖然大但實在是泡不久,太熱了,好像在煮人,要住宿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一下,這樣覺得有點虧,泡的很痛但不怎麼快活。

賣櫻花小米麻糬的老闆說,現在賣名產的商家幾乎都已經不自己製作,店裡擺的都是工廠直接送過來的成品。到頭來,在風景區買的跟在都市店裡買的幾乎沒什麼差別,更或許每一家都差不多,因為都是從差不多的幾家工廠進貨的。不只在這裡是如此,之前在花蓮買蕃薯餅、麻糬之類的甜點時,問老闆不同包裝的差異在哪,老闆也是冷冷的說:就是不同工廠做的罷了。以後出遊還要買名產、記哪一家是老店嗎?習慣上是要的,但實際上我想可以免了。

在霧社與廬山之間有一座紅色的長跨距鋼骨拱橋,叫「雲龍橋」,兩側橋頭設置了原住民男女雕像;橋的旁邊遺留了雲龍橋的遺址。雲龍橋在日據時代原是吊橋,是泰雅族斯克社和馬海濮溪對岸波亞倫社的連絡橋樑,名為「斯克鐵線橋」。霧社事件原住民為阻止日軍越河,砍斷吊橋,不過最後仍為日軍所滅;後來日本人顧忌兩岸原住民再度串連抗日,始終未再修復鐵橋。光復後國民政府重建公路吊橋,並以當時的雲南抗日英雄龍雲將軍為名,取名為龍雲橋。後來龍雲投共,國民政府遂將龍雲名字反過來寫,一直沿用至今。國民政府還真是固執,非得用「龍」、「雲」兩個字來湊。一般道路橋樑的命名是拿來歌誦的,而雲龍橋正好相反:你膽敢投共,我就把你的名字倒過來寫,掛在橋頭上。我想,雲龍橋的別名應該叫「賭濫橋」,「雲龍」這名字跟周圍設置的原住民圖騰一點都搭不上,原本的「斯克橋」還稍有意義些。

原刊載日期:2002/11/1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