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下台南了,藉這次機會,到台南市四處逛逛;孔廟這個點算是臨時起意。以前修通識教育的時候來過一次,很喜歡這種幽靜的感覺,雖然不至於到世外桃源的境界,但也足以讓人沉澱心緒,靜靜地思考一些事情。





孔廟色彩十分單純,由黃瓦、朱牆構成,一般說法是因為孔子出生的周朝崇尚紅色,所以紅色才成為傳統孔廟的主色。而這裡的紅大概分成兩大類:樑柱、門窗是偏紫的紅,彩度及明度中低,而且表面呈不反光的霧面,顯得極為沉穩,有別於台灣一般廟宇的鮮豔亮麗,是我非常喜歡的風格。當然,色彩與樣式也必須是相輔相成的。





此外,孔廟的屋頂裝飾中通常都會立幾支圓筒形陶瓶,名為「通天筒」。通天筒是源自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儒者為了保存經書,興建煙囪狀的藏書塔以避人耳目。爾後為紀念這段史實便將象徵此物的陶瓶置於正脊上,成為孔廟的特徵之一。台南孔廟的大成殿屋脊上就有兩支。



以周朝的建築用色來說,天子居所的為丹紅色,諸侯為黑色,大夫為綠色,士為土黃色。




現在「民智大開」,在也沒有人能限制你什麼色不能用、什麼場合該用什麼色,全憑個人喜好。不過由於全民養成色彩教育實在貧乏,這種大鳴大放的結果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有人說,台灣人的色彩感受力只有歐美的小學生程度,男人更差,你相信嗎?

原刊載日期:2002/05/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