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5

等待的時候都想些什麼?


今天朋友寄來一篇文章,標題寫著:「你們那麼急,到底都在急些什麼?」;候文詠寫的。看完覺得有些感覺,可能是正巧最近也在想這樣的問題吧!趁著腦子還有在轉的時候,多少留下一些紀錄,或許有助於後續的思考。

這篇文章大致上是在講荒野保護協會的徐仁修老師有一次上候文詠的廣播節目時,提到他在中南美洲旅行和原住民接觸的經驗。有一段講到原住民嚮導因為肚子餓,採了一串青澀的香蕉,充飢完剩的部分既不願帶著趕路,又怕浪費不肯丟棄,於是這位嚮導最後決定「坐在那裡等香蕉成熟,吃完了再走」。

你覺得不可思議嘛?對於我們這些所謂「文明人」的質疑,這位嚮導提出他的想法:「有什麼不可以?我們等田裡的作物成熟,等肚子大的老婆把孩子生下來, 等孩子長大,等著衰老、死亡,我們一輩子都在等待,為什麼不能坐著等香蕉成熟?你們那麼急,到底都在急些什麼呢?」

「你們那麼急,到底都在急些什麼呢?」不知你心中是否有一個足以說服自己的好答案,我想,這是個值得捫心自問的好問題;你都在急些什麼?或許我們已經習慣追逐結果,不問過程。

對於這蠻荒部落嚮導的質疑,我很想知道他們等待的時候都想些什麼,可以讓他們這麼安心地等待下去。香蕉時間到了會熟,肚子大的老婆時間到了會生,人活久了必然會衰老、死亡,以他們的環境背景來說,很多事是可以用等待的,結果也都是必然的;只要你有耐心等。當未來有那麼多未知與可能時,你可以不急,但你知道要等什麼?你可以不急,但你知道在等的是一個必然還是遙遙無期?

當未來可期的時候,等待是一種喜悅;當未來充滿未知時,等待卻成了一種煎熬。或許這真是競爭文明下「效率」與「進步」兩種信仰所造成:為了求效率,一天可以做完的事不應該花兩天等待;為了求進步,害怕等這個會不如那個。求效率與進步很難被我們的文明標準給推翻,正如同等待往往被不安給打斷。

借用候文詠的話:生活裡一定有足夠的滋味,我們卻常忘記了咀嚼。我想,生活中有那麼多種滋味,你還是得先想一下為何品嚐這種滋味,然後用心咀嚼;等待的時候,先想清楚自己究竟在等什麼。大概也只有這樣才能心安,才能善於等待。我常需要等待,卻一點都不善於等待,因為心裡少了一個答案,因此也始終喚不來心安。

你是否善於等待?等待的時候你都想些什麼?

原刊載日期:2002/11/2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