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5

讀書真是讀個屁


活在這個「進步」的時代,台灣的老人很尷尬...。

「子女長大後要讓他們有自己的空間,養小孩是為人父母的義務,小孩成家立業之後就當作了一樁義務。老人家要懂得安排、照料自己的生活,別再有養兒防老的舊觀念,那是過時的想法。」類似這樣的話有時候會從長者的閒聊內容中聽到,不過之所以要說「進步」,原因在於這些話從年輕人口中吐出來的頻率似乎比長者來得高出許多;台灣的老人真的很尷尬。

為什麼說在這時代的台灣老年人﹙特別是中下階層﹚活的很尷尬?現在約莫五、六十歲的一群人是卡在新舊交替時代背景中的;當他們年輕的時候,得背負老一輩的傳統倫理思想,而等他們年紀大的時候,又得承受新世代的思想衝擊。你說他們都準備好邁入高齡了嗎?我想未必,多數人是不得不適應。思想要真的調適不是件容易的事,多數人改得了口,卻逃不出落寞;至少就我觀察是這樣的。年輕的時候滿腦子只有拼命攢錢養家,要不就為照顧老小綁在家裡當黃臉婆,等年紀大了,發現似乎沒有人再需要他﹙她﹚,這時候你要他們學習安排、照料自己的生活,我想,這過程很辛苦。不表態多半因為一路「韌命」過來,慣了;但總覺得有些心酸。

看了老輩,如果你自認還沒老但會老,也得有些反省。前幾年很流行努力拼十年提早退休,過「像人」的生活。我不是很清楚在科學園區裡有多少人可以拼十年提早退休,我猜想比例不高,加上不景氣,做二十年真能退休的恐怕也不在多數。我不太相信每天工作12~14小時,每天兩點一線,甚至一周七天的生活模式過個十幾二十年之後退休就自然懂得怎樣過「人」的生活,至少我恐怕做不到。在我的認知裡頭,休閒、興趣、嗜好、生活態度等不是天生的,樣樣需要醞釀。以玩陶來說好了,我不相信陶土始終不聽使喚的時候你還能感受得到「樂陶陶」的趣味;這些樂趣需要熬過挫折才會發生。當你年輕手腦靈活的時候沒做預備,我不相信老了會更靈巧、更容易上手。沒有成就感的休閒會持久嗎?我質疑。錢可以成就一些生活的質感,但究竟要多有錢才夠讓你分一些精神來營造生活的質感,每個人心裡有個數,不過恐怕都是未知數。

有時候很懷疑現在受教育到底讓大家學了些什麼。或許是學會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只是傳統的倫理變得很淡薄;新世代的知識背景讓人懂得如何替自己的行為做選擇性辯護。大家老愛提西方家庭在子女成年之後就給予個人自由發展空間,卻不提他們也相對要求子女經濟獨立。大家結婚為了自由都要跟父母分居,但是買房子卻懂得跟父母要錢、生小孩懂得找爸媽帶。這年頭父母想跟小孩親近還得要讓自己有被利用價值,真是進步得胡說八道。

這個時代的悲哀在於「為人父母是一種無條件的付出」這觀念普遍存在為人子女者的思想裡;對於自己的便利要的理直氣壯,對於應盡的義務推的名正言順。這個時代的悲哀更在於知識的普及只是讓人們懂得找更多的理由來辯護自己的推諉塞責,卻絲毫不知反省。如果讀書受教育是拿來這樣用的,恕我說句不雅的話:「讀書還真是讀個屁!」

原刊載日期:2003/03/2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