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八十八年921大地震,中部地區路斷軌彎,位於震央附近的集集車站自難倖免,所幸經由各方努力,集集車站於民國九十一年復舊竣工啟用。
為發展觀光,集集鎮公所自民國八十三年起陸續整理週遭環境,除了將車站旁的報廢倉庫修建成鐵路文物展示館之外,還在車站左側放置了一部民國二年出廠的蒸氣火車頭,以及兩部國防部報廢的戰車。火車頭當年作為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逤木材之用,如今功成身退陳列於此還稍能理解,至於那兩部戰車就放的讓我滿頭霧水了,難不成集集以前也是軍事攻防要地?經過一番查詢才知道附近的龍泉有陸軍兵工整備中心駐地,配合地方發展觀光及教學之用,所以擺了這兩部戰車。
為了看看集集支線鐵路的車廂是否有獨到之處,特別等到下午六點多,結果開來了一部彩繪車廂,跟其他兩條支線鐵路沒什麼兩樣,或許僅在圖案上有所不同吧!車站旁的鐵路文物展示館也是大門深鎖,有點失望。真要體驗支線之美還是得搭火車,沿路看風景比較有感覺。

「化及蠻貊」這四個字一直出現在沿路的路標上,旁邊還標了「國家一級古蹟」,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於是就開著車沿路找進去。通往「化及蠻貊」的路是一條僅供汽車單向行駛曲折小徑,沿路雜草叢生,繞了好久終於到了路的盡頭。只看到左邊是一戶二、三層樓的民宅,右邊有一塊早已銹蝕得幾乎看不清楚的告示牌,上面寫著「化及蠻貊遊憩區」...。



再往前走幾步路,看樹蔭下有一塊石頭上刻著「化及蠻貊」四個斑剝的大字,生鏽的鐵欄杆深鎖著,旁邊還是一塊民間的墓地咧!告示牌上隱約寫著這是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為記述撫番開墾有功,由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所題,是八通關古道三處勒石之一。原來這一級古蹟指的就是這塊石碣,格老子的一級古蹟!!
集集鎮郊的集集大山原是集集香蕉主要產地,自從香蕉外銷市場沒落,除山腰以上仍種植香蕉,多數已改植紅龍果、檳榔。
重建後的集集沒有了印象中集集的感覺;是以前有的印象與事實不符?還是集集的精神早已不再...?
原刊載日期:2002/07/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