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晚上的礁溪真是人滿為患,到處都是溫泉旅館、飯店、浴池,霓虹閃爍令人炫目。相較之下,礁溪比知本來的熱鬧許多,市街也比較有規劃,可能是位處平地,且有鐵、公路經過的緣故。







近年來,台灣許多城鎮郊區農田變更之後,紛紛蓋起了獨棟的樓舍。前院、後院,青山綠水,環境相當清幽,只是房舍在視覺美感上稍微「俗氣」了一點;除了俗之外,就是只是大而已。但是在蘭陽平原,我看到了另一種的鄉村風貌。
同樣是戶庭挑高、羅馬柱的獨棟別墅,在這裡的建物似乎多了一點設計的味道,特別是在屋頂。宜蘭氣候全年有雨,365天之中有200餘天下雨,使得蘭陽平原是全台水資源最豐富的的地方。不知是否為因應防雨與防颱的氣候需求,屋瓦斜頂普遍出現在蘭陽平原的建物設計上。



以前偶爾在建築相關雜誌上看到關於宜蘭厝的報導,這是一個由宜蘭縣政府與仰山文教基金會合力發起的建築活動,旨在結合專家學者與專業建築師的力量,共同思考宜蘭未來發展的定位與風貌,使宜蘭成為最具人文、文化氣息與地方特色的縣市。



在這些建築案例中,許多建築師試圖從葛瑪蘭建築文化剖析,找出文化意涵應用於設計上。對我來說,我對所謂的葛瑪蘭文化沒有深入的了解,這些所謂的宜蘭厝與一般的現代建物並無兩樣,有些只是粗糙的仿製以及形式拼貼罷了。


我拍的這些不是特別針對有編號的宜蘭厝,不過我覺得還不錯,放上來給大家看看。
原刊載日期:2002/09/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