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9

台北市孔廟


到過許多外縣市的孔廟,但住台北卻始終沒到訪過台北市的孔廟,就像多數人絕少會往居家週邊的古蹟裡逛一樣。這次之所以會來是因為最近打算做個網路版的環境導覽模組,先拿這個景點做案例示範,看是否有可能推廣應用到其他像居屋銷售之類的場合。其實這在兩、三年前做過,概念相同,只是手法略有差異罷了。

台北市孔廟最初興建於現今北一女中附近,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完成大成殿、儀門與崇聖祠。第二年,再建造禮門、義路、櫺星門、泮池與萬仞宮牆,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完成竣工。甲午戰後日軍進駐,孔廟牌位、禮器與樂器多被損毀,建築物也逐漸荒廢。



現今座落於大龍峒的台北市孔廟,乃始於西元1925年各界捐地、捐款所興建的。第一階段於西元1927~1930年間,由唐山師傅王益順為總工程師,完成大成殿、崇聖祠、大成門及東西兩廡。西元1935年各界倡議復工,再行勸募。此時王益順已逝世,故改聘台灣本地的匠師,於西元1935~1939年間完成櫺星門、禮門、義路、黌門、泮宮、泮池及萬仞宮牆,形成現今規模。

依據王益順原本所規劃的藍圖,台北市孔廟是屬於文武廟並列的形式;東側的空地計劃興建明倫堂、朱子祠,西側興建武廟、奎樓。以文廟的組成來說,符合左學右廟的形式,文武廟的相對位置也與鹿港文武廟的左文右武相符。當初因為經費問題只蓋了上一段描述部分,東側的泮宮、義路之間現在是一片空地。台灣光復後在西側興建水泥構造的現代建築作為明倫堂,作為集會研習之用,也形成了「左廟右學」的特異孔廟架構。

西元1956年興建完成的明倫堂為文化大學教授盧毓駿先生所設計,形式典故取自「孔子集大成金聲玉振」之義,平面與立面皆採鐘磬形。當初之所以未按傳統「左學右廟」格局興建,是考量東院寬度較西院窄,且人潮主要動線在西側出入口的緣故;這也算是個傳統與實際狀況權宜的例子,體制也得因時地制宜。


然而,依據傳統禮制,入廟需從黌門﹙西邊門﹚經禮門進入,再經櫺星門與儀門之側門才可到達大成殿。黌門是古時的學校,台北孔廟由於前述原因改變成右學左廟的格局,為了要保持從禮門進入孔廟的禮制,因而將禮門和義路對調;與臺南市孔廟相反,特此提出來說明。





台北市孔廟佔地四千多坪,但或許是萬仞宮牆與櫺星門之間及櫺星門與大成門之間的空地種植了太多植栽,感覺上空間很擁擠,形式上也較屬於閩南式建築。泮池上的泮橋並不是所有孔廟都有的,看了資料才知道橋頭欄杆上的多角造形叫文筆柱頭,有高風亮節與振興文運之象徵;又多上了一課,讚!

台北市孔廟還有一個較特別的地方是夜間開放,營造夜間的光環境。這次去的時候有些照明工程還在進行,資料上說照明的目的是希望在夜間呈現孔廟的直正精神層次,而非單純的夜間照明,我想照明設計的重點可能有所不同,這得等工程完成後親自去看看才知道;目前我只是覺得白天這些燈具有點突兀。

原刊載日期:2003/04/1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