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路邊開車邊賞景,道路旁有一大群白鷺絲在樹林間穿梭,白點襯在藍天綠野中格外亮眼。為了把這片景緻紀錄下來,特別靠邊停了車,跑到對面車道的護欄上去拍照。站上護欄之後才發現矮樹叢之後別有洞天;樹叢後是一大片綠沉沉的池塘,池塘面上的天光倒影扥著一片綴著點點白鷺的綠林,再遠一點的地方是白雲遠山互鑲的景緻,色彩格外的飽和,頗有南洋風味。自己開車旅行的好處就在這種不預期的際遇中;你只需規劃好主要的路線,其他隨緣。




不絕於耳的浪濤聲鑲在空曠的海景裡是極具魅力的,加上風裡飄著海的氣氛,視、聽、嗅覺樣樣俱全,很難讓人不陶醉下去。不知是光影的關係,還是大陸棚邊緣的斷差,遠方的海面上深淺不一的藍有著銳利的不規則分割線,架構成一片片美的圖騰,誰說非得要五顏六色才豐富得起來?純粹不也是種美?
「杜蘭 你有空就到我的家裡面來聊聊天
我家就住在太麻里隔壁 過了十八洋的那座大南橋
想要更多的了解 不要客氣 像我這樣的山地人到哪裡找
大家一起聊聊天 沒什麼好招待 喝杯稻香綠茶沒問題」
記得「北原山貓」有一首歌的歌詞大概是這樣的寫的。唸碩士班的時候有一陣子很喜歡接觸原住民文化,透過異質文化的探討,來檢視設計傳達的內涵。那陣子第四台很流行播放餐廳秀,這首歌是無意見聽到的,當時是被當作「歪歌」來唱,特別強調「都蘭」、「太麻里隔壁」、「大南橋」,印象深刻,也特別去找了他們的專輯來聽。
根據連橫台灣通史記載,太麻里原名大麻里,在原住民的發音中意思就是日昇之鄉。至於為什麼後來會改成太麻里呢?當地有個很扯的「金龜點字」傳說:據說民國五十餘年,台灣省主席黃杰巡視大麻里,看見路標脫口便說這裡是「太」麻里鄉,隨從的官員都不敢當面糾正,細看之下才發現原來在大字上停著一支金龜子,遠看就像是個太字,從此這裡就改為太麻里鄉。夠扯吧?



進入太麻里鄉之後,沿路的釋迦攤販比比相連,不愧為釋迦王國。太麻里鄉另一個著名的地方是金針山的金針花海,現在正逢花蕾採收的主要生產季節,不過由於天候不佳,加上後面幾天已排定了行程,所以這次並沒有繞道進去看金針花海,或許下次吧!
如果你也愛看山賞海,而且體力狀況及車況不錯的話,建議你開車走一趟南迴公路。如果怕暈車,搭火車走南迴鐵路應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原刊載日期:2002/09/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